資料圖:2021年8月31日,美軍撤離后的阿富汗國際機場。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2021年8月30日,隨著最后一架美軍運輸機從阿富汗喀布爾機場起飛,持續(xù)20年的阿富汗戰(zhàn)爭畫下句點。美國倉惶撤軍除了留下令世人震驚的“喀布爾時刻”以外,還將十幾萬曾被美國政府和軍方雇傭的阿富汗人拋進了苦難的漩渦。兩年過去了,美國政府曾許下的“不拋下任何人”的諾言成為泡影,曾經的“盟友”淪為了美國政治的犧牲品。
美國諾言成空
一位名叫穆罕默德·貝扎德·哈卡克的阿富汗人近日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表示,他“已經失去了在阿富汗的一切”,“而現在,不知道自己在美國的未來是什么”。哈卡克曾在阿富汗前政府的人權部門工作,并與美國駐阿富汗的外交使團有合作關系。他目前生活在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但因為簽證問題無法在當地尋找工作。
這兩年來,大約有8萬名阿富汗人通過“歡迎盟友行動”、以所謂“臨時假釋身份”離開阿富汗進入美國,但這與美國“不拋下任何人”的承諾相去甚遠。根據《紐約時報》等媒體估算,美軍的倉惶撤離導致至少15萬曾為美方工作的阿富汗人“被拋在了后面”,有資格獲得美國簽證的阿富汗人更多達100萬。盡管美國政府曾承諾,會為阿富汗人在美國重新開始生活提供援助、或是為他們前往美國提供便利,但兩年后,這些阿富汗人的境況似乎并沒有什么改善。他們當中有人像哈卡克一樣已經在美國定居,但現在卻面臨無家可歸甚至被驅逐的危險;有人仍在第三國等待獲得美國簽證;有人在冒著生命危險試圖從南美地區(qū)偷渡至美國。
2012年至2017年擔任美國負責人口、難民和移民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安妮·理查德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這種情況顯示“美國對這些阿富汗人的支持面臨失敗”。美國一些民權組織則呼吁美國政府與聯合國難民署合作,采取更多措施并與其他國家一道為這些阿富汗人提供幫助。
“盟友”變“棄子”
在一些非政府組織看來,這些曾經為美國人工作的阿富汗人如今淪為“棄子”和“難民”,是美國國內政治博弈的結果。今年5月,拜登政府宣布,允許那些根據“歡迎盟友行動”抵達美國,卻未能在過去兩年獲得永久居留權的阿富汗人繼續(xù)在美國生活到2025年,這一方案可以讓移民局有更多時間來處理這些人的申請。然而在一些民權組織看來,這樣的方式根本治標不治本,美國非政府組織“為了美國理想的老兵組織”負責人克里斯·珀迪在接受《國會山報》網站采訪時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努力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固然很好,“但真正的解決方案在國會”。
珀迪所說的“解決方案”是2021年就已經提出的《阿富汗調整法案》,它能幫助阿富汗人更為簡單地獲得永居身份。然而,這個由兩黨聯合小組提交的法案卻至今仍在國會擱淺,包括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共和黨人麥康奈爾和共和黨資深參議員格拉斯利在內的部分共和黨人以“安全”為由拒絕支持這項法案。美國非政府組織“全球呼喊”創(chuàng)始人阿里·卡里姆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稱,對阿富汗人來說,有很多幕后政治阻礙了法案的通過。他舉例稱,該法案曾經一度被作為援助烏克蘭法案的一部分被提交國會進行審議,但“援烏法案即將獲得通過的最后關頭被刪掉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掌控眾議院的共和黨人將更多精力投向阿富汗撤軍問題的調查,以及美國政治圈開始進入2024年大選周期,這份法案恐怕將面臨更加晦暗的未來。支持阿富汗人重新安置工作的非政府組織“阿富汗撤離”負責人肖恩·范·迪弗表示,這些阿富汗人“為美國奮斗了20年”,“我們承諾會好好照顧他們,然后我們就拋棄了他們”。
創(chuàng)傷難以撫平
事實上,阿富汗難民問題不過是20年阿富汗戰(zhàn)爭制造的惡果之一。自2001年打著反恐的旗號悍然入侵阿富汗以來,美國給阿富汗留下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至今仍難以撫平。
盡管美國已經從阿富汗撤軍,但20年戰(zhàn)爭傾瀉在阿富汗土地上的彈藥幾乎每天都在造成人員傷亡。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報告顯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涉及戰(zhàn)爭遺留爆炸物或地雷爆炸的541起事件中,有640名阿富汗兒童被炸死或炸傷,約占平民傷亡人數的60%。散落各地的未爆彈藥不但威脅民眾生命安全,還導致阿富汗關鍵經濟部門農業(yè)面臨嚴重困難。此外,拜登政府2021年決定凍結阿富汗央行約70億美元資產,甚至還通過法案,企圖將其中35億美元用于賠償“9·11”事件受害者家屬,明目張膽搶起了阿富汗人的“救命錢”。
作為阿富汗問題的始作俑者,美國本應為恢復穩(wěn)定和戰(zhàn)后重建承擔起應盡的責任,但顯然,美國一沒有懲治戰(zhàn)爭罪犯的勇氣,二沒有幫助阿富汗人民渡過難關的誠意??ㄋ柊雿u電視臺7月援引美國國務院的內部審查報告稱,“兩屆美國政府都沒有充分考慮最壞的情況”。一名曾為美軍服務的阿富汗人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自己對美國“非常失望”,“似乎已經沒有未來了”。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2033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0170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署)網出證(桂)字第020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桂)字第0230號
網警備案號:45010302000253
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771—5530647 郵箱:mail@nnnews.net
登錄南寧云賬號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